用心温暖孩子,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内容提要

上学期,随着调研考试的临近,我发现班级学生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比如说吧,上语数外三门主课时,因老师要求较严,学生的课堂表现还算说得过去。可一上其它副课,问题就接踵而至:体育课刚上没五分钟,全班就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上楼回班了。正在班上备课的我询问原因,体育委吞吞吐吐地不敢说,再问其他学生,更是低着头不说话。还是体育老师道出了原委:刚一进行跑步练习,学生就像失控一样,东南西北地乱跑,连个队形都排不起来,老师喊这个没听见,叫那个还是没反应,他们只管嘻嘻哈哈地由着性子在操场上东奔西跑。老师实在没办法,拉下脸宣布:“立即回班!你们班的班主任在等你们!”这一招还真灵,全班顿时没了刚才的神气,一个个垂头丧气、慢吞吞地爬楼梯、上四楼。快到教室门口时,扭扭捏捏地谁也不愿先进班——怕被我看见。目睹此情此景,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想想昨天的音乐课上,学生也是不听指挥,不少人音乐书不带,却偷偷地带上了漫话书、恐怖小说、小玩意等和音乐课无关的东西。老师弹琴时,同学们就忙活开了。更有甚者,居然恶作剧地解开了老师的鞋带。还有坐在后面的男生竟然拽前面女生的小辫子。于是,音老师只好忍无可忍地到我这里委婉地说了一下,并一再讲,学生经提醒后改正了,请我不要再批评他们了。既然如此,我在夕会上了解了大概的情况后就没追究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责任,只是提醒他们在复习迎考期间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要全力以赴地迎接调研考试。如果谁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就新帐老帐一块儿算。当时看到学生对我的宽宏大量、谆谆教诲点头称是,我满以为他们会安稳几天,却不曾想到第二天就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此时此刻,我真是生气啊!想想自己为这个班付出的心血,想想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无效,我对学生的不争气已经由气愤转为伤心、甚至有些悲观了。

全班学生此时鸦雀无声,教室里出奇得静,站在讲台上的我虽然一言未发,可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的担心:怕我让大家相互揭发刚才破坏纪律的同学,然后真的和他们新帐老帐一块儿算。看着学生低着头大气不出,我一时竟不知开场白该说些什么,但激动的心情已平静下来了,我想到了学生本学期的压力也真不小。开学没多久,毕业班就召开了家长会,语数外三门主课的老师就轮流向全班家长做了动员,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各位家长协助配合教育,抓紧孩子的学习,力争在调研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于是乎,孩子在家就听到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就听到老师不厌其烦地动员。每天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调研”!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忙不完语数外的作业。可即便在学校完成了作业,家长还得督促着做各种补充练习……在这样的气候下,学生不堪重负,副课就正好是他们发泄、放松的时刻了。总处在紧张的氛围中,就是大人也承受不了。想到这里,我心平气和地发话了:“你们最近的学习任务一定很重吧?想不想放松一下?”学生面面相觑,他们纳闷我怎么不提体育课上的事,没批评他们不说,却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不知我究竟在打什么注意,因此始终无人应答。我知道大家的心思,就直接请中队长发言,可她却说还好,不是很重。我想,她是不太敢说真话。为了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我直接挑明了话题:“本周的班会课,我想请大家说说心里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说出来心里舒服了就行,不要有什么顾忌。”原来如此!学生立刻活跃了起来,看来大家都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周末到了,下午班会课的铃声刚响过,主持人就宣布:“《心灵的小屋》中队主题会现在开始!请大家畅所欲言,把最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也可以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希望通过这节队会课能缓解同学们因要调研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放松一下!”主持人话音未落,胖乎乎的小强就挥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调研,快过去吧!”个头矮小的小伟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是什么样的,可我只要没考好,我妈妈就会气乎乎地罗嗦个不停,真把我烦死了!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不要再只关心我们的考试分数了!”文静秀气的小花则抱怨说;“这么冷的天,我都要六点起床背英语,我多想好好地睡个懒觉啊!调皮的小文哭丧着脸说:“如果能不用上学就好了,我真想回到幼儿园啊!”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小东则情绪激动地握拳高呼:“我想赶快放假!放一个长长的假!”……这节课结束前,黑板上写满了大家的各种心声,同学们一吐为快,感到轻松了许多。整节课上,我都饶有兴致地听着大家的发言,看着大家的奋笔疾书,但不加干涉。教室里笑语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就连平时不说话的学生都说出了心里话,有的说完了还想说……望着同学们的开心劲,我也感到很高兴。即将毕业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有独特的思维、有较强的个性,一味地禁锢势必物极必反。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多为孩子想想,适当地给他们渐渐压、听听他们的心声,真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这节队会结束前,我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虽然同学们有很多委屈,都不喜欢调研考试,都想老师、父母多理解你们,但我相信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你们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老师的严格要求、苦心教育、父母的絮絮叨叨孩子有时虽有抵触情绪,但也都理解。煞费苦心地安排了这么一节班会课后,学生的抵触情绪、纪律涣散的现象明显好转。

自评

1、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思想和心理

面对学习上的巨大压力,学生有苦难言。平时总是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向他们大倒苦水,希望他们能体谅大人的一片苦心而发愤学习,为学校、家庭、老师及父母争光,却很少想到要听听孩子们的意见,其实他们也有满腹的话要说,只是没处说、没人听。我利用班会课让他们大发“牢骚”,使他们得到了宣泄,缓解了紧张的思想和心理,在放松的同时也扭转了学生纪律松懈的现象。

2、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更信赖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学生。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成为学生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才能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面对学生的过错,我在调整好情绪后放下师道尊严,走近学生,换位思考,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得到了学生更多的信赖,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殷切希望,消除了抵触情绪,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决心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队会结束后,不少同学在周记本上有感而发:这两天我们连续扰乱课堂纪律,使课无法正常上下去,可老师却没有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严厉地批评我们,而是给了我们一次说话的机会,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使我们好受了许多。老师这样做都是为了我们好。调研考试临近,我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对这些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孩子,老师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当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批评,但切忌简单粗暴,不能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巧妙引导,使学生乐于接受意见,尽快改正。尤其当学生出现反复时,我们不能泄气,要有耐心。师生间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特级教师斯霞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

3、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教育是一门艺术,孩子特别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稍不留神往往会适得其反。一次成功的教育尝试让我更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才会使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用心温暖孩子,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