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境课堂的一些想法
——读书有感
逸仙小学 张晓梅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名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丛书》,其中“情境课堂”这一章的内容尤其使我读来有颇多感触。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让儿童在生动可感、美丽动人的情境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美的喜悦。李老师情境教育的经典案例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教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时,李老师创造性得采取了在散文情境中教散文的方法,从美入手,以情相联,以神贯穿,以境拓宽,运用情境教学教散文,充分体现散文的特点,从而教好散文。书中列举了《鸟的天堂》、《落花生》、《燕子》等多篇课文,通过课堂实录来展示情境课堂的优点,值得我深思。
语文的课堂教学虽然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所区别,但从根本上来说,面对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殊途同归,是能够找到其共同点的。尤其在情境课堂这一块,更是能够产生共鸣。
人们常说“在国内学三年英语,不如到国外去学三个月”,说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很容易学会英语。现实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对于小学英语而言,单一重复的朗读与讲解非但不能让学生迅速有效的记忆掌握,反而会因为长期的枯燥无趣使得学生从最初的阶段就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将李老师的情境课堂思想与自己的实际教学联系,我认为在创设英语情境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钻研教材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听说,从听说读认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牛津英语教材从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儿童爱活动、善模仿、爱说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中还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小诗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只要认真分析钻研,挖掘出其中的情景因素,就可用来为情景教学服务。
在五年级教材《Halloween》这一单元,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许多关于万圣节的由来,庆祝活动的资料,以及国外真实的万圣节照片。之前对万圣节毫无了解的学生一看到这些资料图片,个个兴致昂然,沉浸其中,不知不觉中进入情景。在学习mask ,vase, pumpkin lantern等万圣节常见单词时积极性很高,认读记忆速度明显提高,而之后学习课文的时候更是明显进步,对于课文梗概一目了然,回答问题也流畅了许多。因为学生进入了情景,因此在其中遨游无疑乐事一件,学习英语不再是艰涩困难的事情了。
二 借助媒体营造情景
现代教学已不能停步在过去“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应顺应时代尤其是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媒体营造的情景下,学生能够注意听和说,有利于掌握正确的语言语调,学说纯正的英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在老师有序的控制下自由表达和交流,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的情景。
六年级教材《Seasons》这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四季及其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各种不同的活动。这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单调地重复朗读spring , summer, autumn , winter以及生硬地记忆每个季节所对应的rainy, cloudy, windy, cool等气候特征的教学方式中。为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在“洪恩gogo”这一英语教材中截取了有关于四季的动画,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在动画中,学生看到了两个好朋友在四季中相遇,玩耍,离别以及重逢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时,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且很难遗忘。媒体的使用,不仅学生们学的兴趣盎然,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作为执教的我更是感慨万千,媒体的作用不容轻视。
三 通过活动进入情景
从儿童心理角度来分析,儿童天生好动,2--5分钟注意力转移一次,模仿性强,进角色快,这些与生俱来的特性可以加的利用,通过表演、歌唱、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正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以活动为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四年级的教材中都有以小吃店作为背景的课文,在教学当中,模仿表演小吃店的情景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来买卖食品,并尝试着讨价还价,既符合真实的生活情景,更在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情景中认识,又在情景中实践,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