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学堂】课题研究 尚美而行——问题驱动下的“学习者课堂”的探索与分享


2020年12月23日下午,在逸仙小学的录播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十三次关于“学习者课堂”的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由张绪波校长主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会议主要围绕“课题研究,尚美而行——在问题驱动下的‘学习者课堂’探索与分享”展开。
 
1
首先张绪波校长抛砖引玉,带领大家回顾了本学期以来逸仙教师团队在“学习者课堂”研修路上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然后现身说法,以本班级的同学为例,以一个学困生提出问题“贝多芬为什么不直接给小女孩入场券”为切入点,指出了学生自主质疑的重要性,说明了“质疑与驳问,你不曾预约的惊喜;赞美与鼓励,拥有神奇的力量!”
 
2
接着,金秉蓉老师分享了如何去提出一个好问题的策略。首先要激发孩子的七大学习力,接着重燃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后要进行制度完善。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多一些包容和肯定,提醒孩子提问要针对学习目标。激励学生,要“全员参与,不懂就问。”通过对问题墙的布置和对问题的筛选分类,让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更加有思考、有价值、有智慧!
 
3
冯经纬主任从小组评价系统进化史的角度和老师们做了交流。冯主任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发现班级中等生陷入了少发言、“热爱”划水的现象。为了拉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轮回组长制,不断优化组员评价组长和组长评价组员系统,提高了中等生的学习兴趣。
 
4
风趣幽默的鲍主任从“连连看”的游戏引入,进行了交流。在学习单的研制上,他提出了从叠加到迭代的进化。在评价时,主张要更多地对小组、对群体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多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的工作更多是支撑者。通过增加对话,让潜水的学生浮出水面,让他们勇敢地走到前台来!
 
5
章文倩老师分享了如何培养出“金牌小组长”的方法。在任务分配时要有序发言,组长要监督提醒组员,提升小组思辨力,及时进行小组的总结反思。在培养组长领导力的时候,教师要少说多做,创设真实的合作学习情景,在精彩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反思。
 
6
王蓉老师从感性的角度分享了“生生感恩班级”的做法。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王老师开展了多项活动,如:你的优点我来夸,你的帮助我感谢,你的困难我来帮。孩子们在便利贴上写下感恩的话语,贴在黑板上,读出来。教师更多的是赞美着和倾听者。
 
7
李琰老师在学习单的制作上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要围绕学习目标和核心问题,相信学生的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完整的解题思路,并做好适时总结和反思。
 
8
最后,吴校长总结了本次研修活动。在“学校为什么一直进行‘学习者课堂’的研究?”“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变革?”的叩问中,让大家都领悟到,只有这样的教学变革才能更加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出真正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讯:吴青青